2008年6月16日星期一

党选集结号的正弦音

第十二届全国大选,马华公会遭受到比1969年的大选更致命的创伤之外,选后的底迷情绪,更使党面对党内和党外的交相指责。马华公会创党以来,标榜着维护与捍卫华族权益的旗帜,成为国阵继巫统之后的第二大党,更是继中、港、台以外的最大“海外”纯华人政党,面对历史的转折,马华公会未来的方向,牵引着党内百万党员的士气。

自创党以来,马华公会予华社的总体印象就是党争的不断,往往朝向 “前进三年、倒退五年”的格局。这样的演变,不但未能稳定的构建出马华与华社休戚与共的总体议程,在此消彼长的权利斗争之下,更落得“与制定国家总体政策无相关性”的置疑。对于一个号称代表华裔权益的政党来说,马华公会在任何时刻的党职位的斗争,也往往被华社解读为“争取出任高官而不免历经的民主程序”,而其乞灵的技术和方法,则往往自困於低层次的抹黑斗臭伎俩。

308大选后的朝野氛围,客观政治环境的演变不免令本届党选的步履沉重。更甚的是,由于“三人小组”铲除异己的指控,其脱序和高调的渲染,加上媒体的对焦,使基层党员及华社对党中央领袖多维思变的主观努力,顿然失焦。独立调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尽管也证明三人小组的不存在,其对党形象的所造成的损坏,则是关心党务者所难以承受其重者也。救党云云,应有更宏观的架构和愿景,拘泥於栽赃权谋,不免眼高手低,损人损己不说,亦陷党於不义。党选当前,令人担心选举文化的质劣倾向。

党的选举文化不但是一个外在的表征,更是一窥党内思维脉络的知秋落叶。以九大政纲的“打造健康政治文化”为表,尽管立意良善,法则严谨,面对党选,却变成攻防各方“以子之茅、攻子之盾”的葵花宝典,成也九大政纲,败也九大政纲!黄家泉谓其“只绑君子、不绑小人”,乃言之不预。以黄家泉言论观之,能够奉行党内质优文化者,必须具备 “君子”的德行。单单这一点,在马华公会的政治现实中,无异於缘木求鱼。然而,良法良则,立意如何崇高,端视的还是上行下效及由下而上的予以共行贯彻。贯彻无力,则徒虚俱文。

健康政治既然需要打造,亦表榜“不健康“的确存在的客观现实。不健康就像肿瘤,需要勇气面对现实,更需要下手开刀,党的长远发展,才能够去芜存菁。无视党的进取改造、甚至以狡辩乖离党设立健康法则的意旨,不但有违政治良知,也离弃基本的政治操守。任何台面上的政治人物,面对党内党外,就算是打造健康政治的准则未曾备俱,其修养和内涵,本当具备胸怀健康、向往正义的善端;这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从政者应追求的终极价值。健康法则,何其不幸成为箭靶;逐鹿者若力有不怠,当可见贤思齐,努力提升,方是正途。有曰: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放眼党内各级党选,酌量当下,问政者的能力担当固然是衡量其浮沉的法则之一,良好的选举文化却是必须建立於施政理念的构架上并依循着良性的竞争技巧,建立有效的工作团队,方能为党带来新希望,并为党开拓新方向。在过去,竞选者也许心存侥幸的对各级党职当成荣誉,但是在两线雏形的国会议事生态之下,马华公会正处于历史的交接口,环境已今非昔比。党内各级组织的职位,在其位者,除了必须谋其事,更必须载量着比过往更沉重的职责负担。

党面对半个世纪以来崭新的政治格局,开创质优选举文化,使各级党选的格局提升,对党“上下求其索”,方有正面积极的意义。诉诸低劣的手段,以抹黑扼杀为能事,党元气衰败,也徒然使正义泯灭、党格不维,当是各方逐鹿者应当引以为戒者也。

没有评论: